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3日在三亚市天涯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兴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创造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良好开局,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一年来,天涯区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中央、省、市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联络组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抓住自贸港机遇加快开放创新,积极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经济社会稳步复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区经济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4.62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市比重33.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计划项目266个,完成投资131.82亿元,其中四季度完成投资51.7亿元,较三季度环比增长41.88%。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承接自贸港政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感受到更多的变化、简化、优化,全区新增市场主体5861户。旅游市场逐步回温,全年接待过夜游客720.41万人,旅游总收入195.88亿元。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深入开展“抓党建、惠民生”和十大为民办实事行动,完成承诺事项433件,全年民生支出11.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92元,名义增长3.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27元,增速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5元,增速8.1%。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疫情防控交出满意答卷。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实“四早”“四集中”等措施,率先对水蛟大园村、金中海蓝钻小区等重点防控区域实行封闭式隔离管控。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冲锋在前,45个村(居)严格执行“五级书记齐抓防控”,联合出动公安、民兵和志愿者最大限度织牢织密防控网,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设置6个医学留观点对7146位留观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做好全区107所中小学、幼儿园复学防疫工作,确保校园“一方净土”。多举措、全覆盖加大疫情防控督导和宣传力度。
复工复产精准有力。出台加快项目投资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启动项目建设红黄绿亮牌督办机制,构筑全区抓项目、促投资的合力机制。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组织山东、四川等地9256名工人投入项目建设,确保73个报备项目全部顺利复工。拨付6341.35万元企业减负财政奖补资金,助力241家企业减低疫情影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等60个项目统一发放复工物资十四批。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亿恒主题夜市、第一市场夜市已成为地标性商业聚集区。稳定农民经营性收入,落实“一抗三保”,组织爱心企业收购滞销水果蔬菜3万余吨,解决农户产销难题。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冬季瓜菜销售运输补贴方案,帮助277户建档立卡户扩种增养,鼓励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活动。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把重点项目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抓手,一批自贸港建设先导项目加速推进,全区分11批次集中开工建设项目57个。全力加快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亚沙公园及亚沙会场地设施项目、海南省环岛管网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工程等13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阳光海岸、西瓜村芒果村、抱坡新城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征收房屋面积约229万平方米,出具净地完成证明22块约822.4亩,为自由贸易港建设腾出了宝贵空间。
(二)加强制度集成创新,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全区“一张审批网”。实施首批44个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极大压缩审批时限,部分审批事项由原来的50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基本完成台楼、抱前等4个试点村规划编制。完成281个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18个村(居)集体经济组织组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和股权设置工作。挂牌成立21个经济联合社、1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集体资源流转盘活。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快推进高峰、阳光海岸等6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将全区环卫作业划分片区进行管理,提升标准和质量。成立天涯区国资公司,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园区建设蹄疾步稳。积极融入重点园区建设,依托中央商务区引进紫金国际控股、大唐集团、恒力国际(海南)有限公司等全球领军企业和国际机构组织落户我区,推动总部经济聚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遥感信息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空天科技城,使我区成为高科技产业化高地,截至目前,园区引进和孵化企业200余家。利用空港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佳翔、梅村物流产业园建设,将梅村逐步打造成为高端制造、现代物流、自由贸易枢纽。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三亚智谷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园区平台为载体,布局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和企业,推动高新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以旅游业为引领,树立大景区意识,行行搞旅游、处处有旅游。推进西岛社区、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游览区申报椰级乡村旅游点和5A级旅游景区。突出特色发展民宿产业,西岛民宿、马岭天涯小镇成为新网红打卡点。三亚湾成为海上运动、公共浴场及婚纱摄影首选之地。完成抱前、立新、扎南乡村旅游规划,打造“吃、住、游”一站式乡村旅游模式。文化旅游取得新成绩,渔村疍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游客突破70万人次。免税购物引爆消费热潮,中服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凤凰机场离岛免税购物店建成运营,成为拉动我区消费新兴力量。以点带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2家,创造产值近亿元。会展行业回暖向好,三亚湾红树林酒店逐渐恢复活力,举办了三亚国际文博会等十余场大型会展活动。
(三)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综合兜底等各项保障,确保全区建档立卡户611户2767人、边缘户36户139人无返贫致贫情况。开展“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新增公益性岗位410个,创建就业扶贫基地9家,全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216人,同比增长31.7%。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消费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135万余元。建档立卡户年人均收入达19267.68元,同比增长32.03%。实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在全省率先建立边缘户一对一帮扶机制。提升扶贫产业组织化水平,引入带贫龙头构建“村集体+贫困户+企业”利益共同体,台楼火龙果、立新肉鸽、扎南蛋鸡等“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成形。开展智志双扶,创建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配积分机制,以正向引导激发内生动力,为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把“三农”工作摆在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培育三亚甜瓜、台楼火龙果、春蕾香米等知名品牌,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家,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亩。有序推动台楼、梅村等9个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导入抱前莲花主题民宿、抱龙生猪集中养殖等美丽乡村产业。编制1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闲旅居、康养度假、文旅体验、商贸物流等主题村庄,推进文旅要素集聚和资源共享。落实惠农政策,出台农业种植补贴实施方案,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就业补贴等各类补贴2229.98万元。积极开展劳动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培训劳动力3579人次,精准帮扶农民增收。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资源路、三横路凤凰段建成通车,高峰片区、红塘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建设,胜利路、天涯景观大道等道路项目持续推进。完成273个5G基站建设任务,协调解决67个征地困难问题。黑土、布甫村饮水工程建成通水,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推动三亚市城乡电网改造项目,做好主城区和乡村凌乱电线整治。推进小型水库防汛标准化建设,2020年我区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示范县(区)”。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区联合指挥中心社会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全年接单办结率98.27%。加强全区安全生产管理,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万余处,纠正违章操作8千余起。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完成天涯区150个点位人脸识别监控建设,进一步提高天涯区治安防控能力。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拆除违章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处置销号“两违”图斑7560个,处置率达100%。开展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完成4516个图斑摸排处置工作。清理取缔三亚湾、红塘湾区域“三无”渔船193艘,海上浮筏62艘,打响了全省清理整治“三无”船舶第一枪。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9人,转移农村就业人员1255人。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推进第一幼儿园、南岛幼儿园等4所公立幼儿园建设,与17家民办幼儿园联合办学,增加4000个公办幼儿学位,普惠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93.94%和52.25%。做好一区一名校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顺利开学。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高效推进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有序开展高峰医院整合工作,打造天涯区二级医养结合型医院。筹备建立三亚中心医院天涯医疗集团,盘活区域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开通“天涯4号”“天涯5号”扶贫公交路线,解决边远自然村1万多名村民及学生出行难题。压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搭建5个临时便民交易点,在金鸡岭农贸市场开展生猪肉品价格应急调控,稳定猪肉价格。加快布甫安置区、抱坡新城安置区项目征收工作,完成黑土、槟榔、新联等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新增保障房6408套。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对红尔山等公墓乱象进行整治,高标准规划建设回民生态公墓。
(四)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38项中央环保督察、省生态环保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成立三亚凤凰岛二期项目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整改落实。开展秸秆禁烧防控工作,全年共计转运秸秆约8200亩,在全市秸秆、垃圾禁烧工作综合评比中成绩稳居第一。继续推进污染隐患排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生态提升保护。对1940亩被侵占生态公益林地进行封山育林,确保我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6.5%以上。坚持整治黑臭水体,完成汤他水、桃源河等6个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作,清理河道垃圾9328.4吨。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金鸡岭、梅村等4个村(居)委会进行垃圾分类试点。
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机制,高效开展创文巩卫工作,定期开展“五爱”卫生健康大行动。推进河西片区、回新片区等6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提升城乡功能与品质。完成2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积极开展“厕所革命”,修建改造完成4座市政公厕和460座农户无害化厕所,推动39座美丽乡村公厕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加快推进5个美丽乡村污水建设项目和52个污水处理泵站土地征收工作,台楼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拆除农村无功能建筑2804处,拆除率达100%。
(五)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政府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作风建设,加强反腐行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全面参与政府事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采购管理和投资评审管理。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办结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46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6%、非刚性支出15.38%,盘活存量资金4.09亿元,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疫情防控、扶贫物资采购、公共工程等专项集中整治的精准监督。
各位代表!2020年的特殊历程,在天涯区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三五”风雨兼程,我们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主动服务并深度参与自贸港建设,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五年,自贸港建设旗开得胜。出台《天涯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三亚市天涯区优化审批服务10条》等文件助力项目落地。中央商务区、遥感信息产业园、西岛国际生态创意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快速推进。三亚市港口规划、三亚智谷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一批自由贸易港建设先导项目加快推进,全区分11批次集中开工建设项目57个,完成投资111.65亿元。
这五年,产业结构全面升级。2020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3:11.44:77.7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5.77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超过128.8%,成为拉动我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主动调控房地产业,其他产业投资稳步增长,超出预期。
这五年,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全区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7708.84万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9年,建档立卡户611户2767人实现全部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出列。五年来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20年人均收入超过2016年的3倍。出台《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排查暨扶贫对象“回头看”工作方案》,整改完成率100%,有效杜绝边缘户返贫。
这五年,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48.4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年均增长率均达8%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医疗卫生服务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南岛、天涯小学等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引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优质资源,新天涯中学建成并顺利开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持续推进,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这五年,城乡基建稳步推进。天涯区荣获海南省“四好农村路”首批省级示范县称号。实现城区、行政村4G通讯全覆盖,建设完成389座5G基站。供水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实现全年户均停电时间小于12小时。清洁能源应用持续完善,天然气城市普及率达100%。
这五年,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区联合指挥中心管理运行机制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推进“创文巩卫”工作,城乡风貌整体提升。完成场站社区教师村小区等2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人居环境。马岭大社区建设完成投入使用,高峰等6个大社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三位一体”社会治安创新管理机制成效显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突出。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露天烧烤管理和秸秆、垃圾禁烧工作逐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全面启动5个美丽乡村污水处理项目和52个污水处理泵站建设。红土坎、鸭仔塘等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垃圾分类和全面禁塑工作有序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联络组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克艰难、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参与天涯区发展建设的全体劳动者和全区人民,向给予天涯区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支持天涯区工作的上级和全市各部门,向辖区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天涯发展的海内外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十三五”规划共设置26项指标,15项预期性指标中11项达标,8项约束性指标中6个达到预期,3项导向性指标完成1项。没有完成的8项指标,除房地产调控和疫情影响外,还存在产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供给侧改革需继续深化;经济发展质效不高,企业整体能力和创税能力不强;社会治理效能仍需进一步提升,良好的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充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干部队伍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劲头不够,缺少专业领域人才等问题。对此,我们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按照区委二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天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请大会审议,《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总体目标,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持开放争当自贸港建设先锋,打造开放天涯。发挥门户优势,高质量落实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广“非禁即入”与“极简审批”等投资制度,建立完善的产业准入和社会信用体系等制度。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活力天涯。夯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壮大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品质的旅游消费体系。以重点园区为依托,聚焦高端制造、数字科技、空天科技、环保科技等方向,推动前沿创新的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中央商务区建设,吸引总部经济聚集。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构建彰显自贸开放属性与鲜明天涯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
(三)提档升级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构筑品质天涯。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谋划中心城区由长条形向长方形转变,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居民生活中心向北部拓展、东西两翼延伸。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公共服务和“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外畅内优的多维交通体系,实现5G通信、有线电视、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城乡全覆盖,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基本实现天然气、安全饮水全覆盖。到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基本建立“交通畅达、设施完善、生态美好、集约利用、均衡统筹”的城乡发展体系。
(四)齐力同心推进现代城市治理,创建和谐天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市、区、村(社区)三级覆盖。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成高峰、阳光海岸等6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政社共治体制机制,强化公共领域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有力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打造振兴天涯。构建以冬季瓜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优化乡村建设布局,鼓励农村适度集中居住。围绕乡村核心资源,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工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农村基层综合治理,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到2025年,实现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建设一批宜居宜游、产业兴旺的星级示范美丽乡村。
(六)保治并举坚持品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天涯。严格执行“多规合一”,高效统筹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保持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打击态势。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监管机制,开展林业、近海环境生态修复,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绿色生产方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到2025年,持续保持优良空气质量,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保持76.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全国领先,绿色生活理念普及,打造成为三亚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城区。
(七)主客共享完善均等公共服务,打造幸福天涯。落实省、市社保制度改革,推进开展“放管服”一站式社保申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医疗卫生体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强化基础教育供给保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落实“1+9”新政。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西岛女民兵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完成9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善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推动保障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到2025年,文化设施实现全区覆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社会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之年,天涯区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心怀“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聚焦“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市预期目标内。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当前最大变数,全区上下要紧绷防范之弦,突出防控重点,压实防控责任,优化防控措施。在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争当海南自由贸易港先锋
不断增强自贸活力。抓住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周边区域规划临空经济区的重大发展契机,加速梅村物流园和黄金珠宝产业园建设,打造商贸物流、黄金精炼、研发设计、生产制作、批发展销于一体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主阵地,提振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三亚南果农副产品物流园(二期)、三亚佳翔加工贸易冷链物流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加速第三方物流服务主体聚集。大力推动西岛国际创意产业园建设,孵化一批优质创新创意主体,打造发展具有西岛特色的创意IP衍生产品及体验式服务。全力配合三亚总部经济和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依托天涯区良好的商务金融基础和腾出的主城区棚改土地资源,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和创新,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和支持力度,全面完成阳光海岸、西瓜芒果棚户区土地征收工作,交付用地20块约884.6亩,力争引进5家世界知名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
全力打造开放门户。支持国际邮轮母港等重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推动凤凰海岸邮轮母港、南边海游艇聚集区综合配套设施完善,加快邮轮、游艇、游船旅游中心建设,环河口片区改造,延伸发展完备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依托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助力对外会展与海南特色农渔产品物流发展,保障进出口商品保税物流项目建设。加速对外开放平台完善,发挥我区交通枢纽门户优势,全面提升对外交往的软硬件平台能力建设,引进一批区域性、国际性的组织、协会、企业总部、医院、学校落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极简审批”,扩大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范围,制定并完善审批—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启动营商环境企业评价体制,下沉事项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站,引进审批辅助系统,提高审批效率。推行“一网通办”“一鹿快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办事网点“一站式”服务功能,推动线下和线上政务服务融合。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立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加快实现“信用天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二)聚力构建内外双循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旅游消费中心。以旅游消费为核心主导产业,做好“旅游+”文章,构筑“处处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时时可旅游”的大旅游格局。继续加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旅游标识标牌国际化改造,推动天涯海角游览区、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加速大三亚湾一体化规划,率先实施夜景和夜游提升工程,推动旅游项目高端化、多样化、专业化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挖掘天涯黎苗少数民族文化、西岛女民兵文化、疍家文化等独特资源,打造西岛、南边海渔村特色旅游文化展示基地,支持红色娘子军等精品演艺项目,推动“旅游+演艺”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特色民宿,促进农旅融合和特色乡村游发展。拓展夜间旅游消费,推动第一市场等夜市发展,满足多元化夜间消费需求。以三亚湾和海鲜市场为重点,加强旅游环境治理,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监管水平。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三亚智谷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延伸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支持电竞项目和电竞赛事落地,催生新兴文化体育消费。积极支持遥感信息产业园建设,推进太空科技馆落成和“天涯创客”孵化器完善,促进科技孵化和企业储备,加速遥感上下游产业聚集,计划引进科技型企业100家,创造产值1.5亿元。助力三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以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为重点构建焚烧发电、垃圾处置等循环经济系统,健全完整的生活固体废物处置产业链。
布局现代服务产业。把金融服务业作为我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之一,鼓励支持各类金融企业、投资基金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会展配套设施,培育三亚湾、红塘湾、红树林酒店群高端会议会展区,办好大三亚国际车展等20余场大型会展活动。放大离岛免税政策效应,推进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凤凰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等免税品经营企业建设,争取我区成为免税消费聚集区。培育健康服务特色发展,推进抱前康养项目建设,打造综合高端养老旅居基地。加快国际汽联FE赛车主题乐园前期工作,通过世界顶级赛事落地,引领天涯区赛事服务经济迈上新台阶。升级教育服务产业,确保海口中学三亚学校如期开学,满足多样化教育服务需求,培育新的服务业经济增长点。
(三)抓好城乡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海南西环高铁公交化旅游化改造和225国道天涯海角景区段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天涯互通至华丽村、过岭、塔岭等重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新建道路41公里。推动“村村通公交”向自然村延伸。继续打造海绵城市,加快推进水蛟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安装路灯1800余盏提升道路亮化。实现高速移动网络、有线电视信号、无线移动通信城乡全覆盖。加快5G基站建设和项目应用,完成省督办基站清单建设计划,完善天涯区智慧防污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西岛架空电缆入地工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加快天然气管道进村入户,推动燃气下乡“气代柴薪”。配合推进西水中调工程、岭曲-汤他水库补水工程建设,启动南岛居饮水安全工程,扩建升级天涯区水库,形成安全、稳定的水源供水保障。
提升精细治理水平。加强区联合指挥中心工作效能,调动各级各部门联勤联动,更加高效便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坚持拆建管并举,积极谋划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推进河西路、解放四路周边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落实网格化管控要求,加大农贸市场、餐饮饭店、海鲜广场、宾馆酒店、背街小巷的常态化管理力度。高峰大社区、阳光海岸大社区等6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扎实开展创文巩卫工作,为自贸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平安天涯创建。创新发扬“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普遍开展“三无村居”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进应急检查和区指挥中心专业化队伍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统筹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扩大农村覆盖面,完成三亚湾、红塘湾等重点区域高清监控系统安装,启动天涯区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项目(二期)建设,提高高峰森林片区防火效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对贫困边缘户的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继续布局“一村一品”,推进高峰地区形成台楼火龙果产业、抱前农旅康养产业、抱龙无花果产业、立新休闲农业。积极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推动建设槟榔河小镇、马岭风情小镇项目。发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作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96个、家庭农场40家以上。利用我区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民族文化,形成2个以上集乡村民宿、乡村美食、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为一体的旅游主打品牌。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作用,开展扩种养、促务工、增收入工作,推广政府投资项目“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拓展农民经营性收入。注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火龙果、芒果、槟榔、蔬菜管理等技能培训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强化南繁配套服务,以科研育种核心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桶井田洋、扎业田洋、红塘田洋、过岭田洋等329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市场需求稳步推进常年蔬菜、夏种及秋种作物、冬季瓜果种植,推进哈密瓜、火龙果、芒果、百香果等农业特色品牌建设,扩大台楼火龙果基地、天涯区肉鸽养殖基地等区域特色农业基地影响,“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0个,“菜篮子”常年蔬菜基地达15个以上。以休闲步道、骑行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推进农业项目景观化建设。深化特色海洋渔业发展,挖掘疍家、西岛渔业文化,结合渔民、失地农民转产工作,发展休闲渔业、观光体验式渔业。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审慎稳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在抱前村进行土地整理,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布局产业。继续完善17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推进休闲、康养、物流、高端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新的村庄规划方案,围绕乡村核心资源,推进过岭、塔岭等6个新建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线路燃油公交车清洁能源化,完成5个美丽乡村污水建设项目,实现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百分百达标。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建设9个民主法治示范村。落实农村书屋建设,推动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公益文化活动,引导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
(五)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铁腕治气”,加强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秸秆垃圾焚烧等污染治理。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湾长制”责任,对三亚河、三亚湾等区域做好重点污染源监管,继续开展桶井、回新等6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解决污水横流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排查,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参与的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行林长制,推进林鼻岭区域生态修复工作。完成海坡中央公园、阳光海岸带状公园等3个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加强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的管理和生态修复,推动西岛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加大三亚凤凰岛二期项目整改力度,科学有序推进拆建工作。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转利用化”垃圾分类理念,在全区45个村(居)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成河西、凤凰、马岭等区级中转站升级任务。全面进入“禁塑”时代,督导全区各商业主体落实“禁塑”要求。加快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征地工作,力争年内建成投产。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持续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引导绿色出行,实施公交优先策略,完善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备。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
(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创建美好幸福天涯
强化基础民生保障。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加大失地农民、失海渔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转产转业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对生活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力争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控制在4%以内。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抓好重要“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推进马岭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建设,促进低保、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兜底保障工作。推动抱坡、布甫、马岭等片区安置房建设,积极筹划2处安居型商品住房选址工作,建设5900余套政策性住房,解决棚改居民以及干部职工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破解“择校热”“大班额”、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等问题。2021年确保金鸡岭幼儿园、第一幼儿园等4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开园招生,可供学位1470个。加快华丽、西岛等6所幼儿园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两个比例”达标。强化基础教育保障,加快推进天涯中学三期、南岛学校扩建项目,填补区域公办高中教育空白。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提质增效,引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学校等国内外名校联合办学。支持华丽小学、凤凰中学等学校打造“美术特色学校”“帆板帆船运动特色学校”,建立教育特色品牌。实施“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升级教育信息化、智慧化,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教育支撑体系。
推进健康天涯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立三亚中心医院天涯医疗集团,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水平。继续开展高峰医院和高峰卫生院整合工作,打造天涯区二级医养结合型医院。大力推进高峰急救站建设,加强凤凰卫生院、马岭卫生院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区、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居民健康公共设施体系,建设大型健身活动中心,形成天涯居民“15分钟健身圈”。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强化核心价值引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补齐城市文化功能短板,启动天涯区图书馆、文化馆、大型活动广场项目建设。推进村小组文化室重建、修缮及配套设施配备工作。充分利用亚沙会新建场馆设施,举办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继续办好“天涯美食节”、端午赛龙舟、“先锋杯”篮球赛等品牌赛事和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体生活。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持续推进西岛珊瑚老屋、渔村疍歌、黑土黎陶保护与发扬工作。加大对品牌文化的扶持和“包装”,深入挖掘西岛女民兵文化、黎苗文化、天涯海角婚庆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提升艺术声誉和竞争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
(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纳入工作日程,狠抓执行力建设。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为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扎实开展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积极依法推动大项目落实实施,做好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坚持廉洁高效。深刻汲取张琦、童道驰、王勇等案件教训,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紧盯公共工程、土地出让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深入抓好“抓党建、惠民生”“两代表”联合接访和十大为民办实事行动,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征程已经开启,自贸港建设掀开新的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打造新标杆,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三个大考: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良好开局。
4.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6.红黄绿亮牌督办机制: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每月完成投资情况,对各项目进行“红、黄、绿”三色亮牌。按规则,建设项目达到投资序时进度的亮绿牌;低于计划投资序时进度50%以内(含50%)亮黄牌;低于计划投资序时进度50%以上的亮红牌。被亮黄牌、红牌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将分别由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副市长进行约谈。对于社会投资项目连续三次被亮红牌的,将推送媒体曝光,涉嫌构成《海南省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规定》有关规定的闲置土地,调查核实后将被依法处置。
7.夜间经济: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是现代城市业态之一,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8.一抗三保:出台“抗疫情、保畅销、保生产、保增收”10条措施,全力应对疫情,最大限度降低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9.不见面审批:指以申办人通过实名注册、网上申请、网上上传申报材料并承诺材料真实性的方式办理事项,审批部门在申办人申报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即可在承诺办结的时限内办结,并通过快递将办理结果送达申办人手中,实现全程不见面不跑腿。
10.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机构改革设立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规定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划入行政审批局,由行政审批局统一事项标准,依法履行审批职责。通过减少审批时限、申报材料、审批流程环节等,以更有效地减少企业和群众花在审批服务上的各项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1.一张审批网:指依托互联网,打造一个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络。政务审批“一张网”的建成,将实现全省政务服务应用的集成融合,全省审批数据的集中和共享,实现省、市县的网上联合审批,解决审批服务业务在同一层级和不同层级机关之间的协同问题,从而增强审批透明度,全面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项便民服务事项,充分享受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建设成果。
12.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是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决定在全国选取30个左右县(市、区)行政区域进行试点。
13.总部经济:是伴随着商务园区、中心商务区(CBD)的出现才被发现的一种经济模式。它因为某一单一产业价值的吸引力,而出现众多资源大规模聚合,形成有特定职能的经济区域,在此区域高端集合,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在中国称为总部经济,该区域也相应地被称为总部基地。
14.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是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15.医联体建设: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
16.菜篮子: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
17.河湖长制:指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18.厕所革命: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19.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0.四好农村路:“四好农村路”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习近平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1.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是指深入推进整治违法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六大专项整治”。
22.多规合一:2015年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同意,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林地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六大类规划统一到一个空间规划体系,解决规划打架、重复建设等问题。
23.放管服: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是指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管”是指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服”是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24.一网通办:是指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要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麻烦,旨在将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25.一鹿快办:是我市打造的三亚政务服务城市品牌,该体系包含“一鹿快办网页端”“一鹿快办三亚政务服务小程序端”“一鹿快办三亚智慧政务终端”。
26.区管校聘:区管校用是一项新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教师全部归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来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人”,由教育主管部门派老师到学校任教。
27.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
28.“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一中心,指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一城,指崖州湾科技城;一区,指三亚中央商务区;三重点指民生、生态、社会治理。
29.非禁即入:除非有强制性的标准和法律的禁止,原则上政府取消许可和审批,对企业实行备案制、承诺制,承诺符合条件就可以开展业务。
30.极简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31.四个不摘:即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32.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33.安居型商品住房:指限定销售对象、销售价格、套型面积和转让条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销售的具有政策保障性质的商品住房。
34.两个比例:公办园幼儿就读比例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到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