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亚市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根据《海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琼府办函〔2024〕186号)、《三亚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府〔2022〕381号)文件要求,结合天涯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后相关单位职能变化,为进一步提升区政府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天涯区应急管理局起草了《三亚市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预案》)。在充分征求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以下简称区防减救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已经2025年3月12日三届区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文件背景
近年来,天涯区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在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变化和区政府机构改革,当前的《预案》已不能满足当前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海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三亚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文件精神,天涯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编制《预案》,为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天涯区应急管理局聘请了第三方开展了编制初稿,经反复讨论修改后,2024年9月—10月由天涯区应急管理局向区防减救安委单位发起两轮征求意见,所提意见建议均已采纳;于2024年9月征求法律审查意见,所提意见建议均已采纳;2024年10月组织了防灾减灾方面的专家对《预案》进行了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形成《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核心,强化党对救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基本民生与社会稳定。
救助目标:灾害发生1小时内首批物资到位、灾后3个月内完成住房重建。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三亚市天涯区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救助工作,同时指导各村居(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三亚市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由以下9个部分组成:
(一)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4个小节内容。
(二)组织指挥体系
组织指挥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挥协调、日常管理、技术支持和现场应急等4个机构,具体情况如下:
1、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指挥协调机构:天涯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为天涯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2、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日常管理机构:天涯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由天涯区应急管理局担任,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的沟通联络、政策协调、信息通报等,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
3、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技术支持机构:区专家委员会,为全区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会商、评估、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提出咨询意见。
4、自然灾害救助现场应急机构:根据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实际情况,临时组建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工作。
(三)灾害预警
内容包括预警信息收集、预警信息发布、预警启动程序、预警响应措施、预警响应终止等5个小节。
(四)灾情信息
内容包括灾情信息报告和灾情信息发布2个小节。
(五)应急响应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天涯区自然灾害救助进行分级,由低到高分别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等级,预案对每个等级的自然灾害救助的响应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同时明确了启动条件、响应级别调整、响应联动和响应终止等内容。
(六)资源调配
为了高效调配自然灾害的应急物资,编制《天涯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动用保障预案》,作为本《预案》的补充。
(七)灾害救助
内容包括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救助申请程序等4个小节。
(八)保障措施
内容包括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装备和设施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保险保障、宣传和培训等9个小节。
(九)附则
内容包括术语解释、救助款物监管、责任与奖惩、预案管理、参照情形、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等7个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