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三亚海事局旁的小广场热闹非凡:老人们随着轻柔旋律打太极拳,动作舒展而沉稳;孩童们在崭新的健身器材间嬉戏追逐,笑声清亮;上班族们抓紧上班前的片刻,活动身体,为新的一天蓄满能量……这片曾经的边角闲置地,如今成了天涯区和平社区居民钟爱的“职工文化小广场”,化作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幸福加油站”。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和平社区坚持以“开门教育”为抓手,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紧扣辖区群众,特别是户外劳动者缺乏就近健身休闲场地的现实难题,和平社区工会与天涯区总工会联手,经深入调研,精准发力,将这块闲置地精心打造成集休闲、健身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阵地。
改造前,这里地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成潭,存有安全隐患。如今,这里焕然一新:平整硬化的地面安全舒适,扭腰器、上肢牵引器等多样健身器材布局科学,满足了老中青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这里已成为职工群众晨练、放松的好去处,有效纾解了工作、生活的疲惫。
广场里的宣传栏尤为醒目,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健康资讯、公益广告等宣传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这里不仅是职工群众学习交流的场所,更是社区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的文化宣传阵地,显著提升了广场的综合服务功能。
“早上跳跳舞,晚上扭扭腰,还能学习知识……”社区环卫工人陈大姐对“职工文化小广场”赞不绝口,“工作累了,就来这里坐坐,歇口气,心情都舒畅了。”
“过去等单只能蹲在路边,现在广场有座椅、遮阳棚供歇息。”一位外卖骑手笑着说,“送餐间隙拉伸一下,腰背舒服多了,社区把我们的需求放心上。”
此次“蝶变”,有效盘活了闲置空间,解决了职工群众“锻炼难”的痛点。和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邓忠伟表示,社区将持续问需于民,完善公共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全力建设更加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幸福家园。
天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持续深化“民呼我为”长效机制,激励干部在一线破难题、创实绩。无论是排除“路患”的硬核攻坚,还是打造“暖心角”的精心关怀,天涯区正以实干为笔,不断绘就民生幸福的温暖底色。
(记者 黄世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