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省人大会堂隆重开幕,省长刘小明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三亚被频频提及,涉及文旅消费、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三亚的重视、关怀和期望。
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报告中提到:“天涯海角”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省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向种图强,“南繁硅谷”已建成20个种业科研平台,南繁种业产值增长50%以上,海南南繁种业集团、崖州湾生物育种产业联盟组建成立,亚洲种子大会成功举办;向海图强,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试运行,一批重大深海装备落地,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深远海多功能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转段工作有序推进;海南量子试验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全国首个公共科考码头完成验收;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挂牌;三亚经济圈在招商引资、旅游营销等领域建立“一起走出去”常态化机制,在全省基础上新增政务服务通办事项22项,三亚至乐东旅游铁路开通运营;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G225乐东至三亚段改扩建工程“五网合一”示范段等项目开工;南繁基地(乐亚片区)水利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等。
在安排2025年工作时,报告中提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旅游项目,开工三亚国际邮轮港,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驿站及周边配套建设;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打造三亚“亚太游艇之都”;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支持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承接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推动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海南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依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启动实施一批种业科技攻关项目,发布可共享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1000份以上,推动南繁育种科技服务中心、南繁博物馆竣工;抓好海洋开发,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建设海洋强省,重点发展“5+4+2”现代海洋产业,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三极”要挑大梁,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水平;做实环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建成凤凰机场三期,加快三亚新机场前期工作;推进三亚抽水蓄能项目立项开工;加快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加快实施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工程”;推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医院竣工;持续办好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
(特派记者刘少珠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