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以资金运转困难为由,拖欠我们多月工资,我们用什么方式可以维权?”近日,市民吴先生(化名)来到育才生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驻村律师寻求帮助。
了解详情后,驻村(居)法律顾问提醒吴先生应增强证据意识,并就如何收集保存相关证据进行“面对面”指导,同时引导他及时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告知吴先生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进行诉讼。
这是育才生态区建设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法治建设领域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育才生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虽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但由于辖区区域面积达314.9平方公里,全区106个村小组,加之村民居住较为分散,部分村庄与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距较远、山路崎岖,“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公共法律服务惠及山区群众的最大障碍。
为了补齐辖区公共法律服务的短板,该区坚持以山区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破解山区乡村资源少、距离远、服务不便捷等难题,根据辖区群众聚居情况把育才生态区11个村(居)106个村小组划分为29个普法片区,在每个普法片区确定1个普法点,以开展常态化、巡回式“树荫普法+法律服务”的方式,精准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面,确保每个宣传点位都能方便附近的群众参加现场普法活动、每个村小组群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通过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的形式为山区群众进行深入浅出的法律知识讲解,让法律知识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在育才生态区的“树荫普法+法律服务”活动现场,育才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法律顾问向群众现场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村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即时享受“面对面”“一对一”的法律服务。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现场工作人员还提供法律顾问、育才司法所的联系方式,确保后续能及时跟进群众的相关法律服务需求。
截至目前,该区依托育才司法所,今年已组织开展“树荫普法+法律服务”现场活动共15期,受众16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物品4600余份。
(记者林林 通讯员高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