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复文分类:A)
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
关于对三亚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第86133号建议的答复
林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农村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天涯区农村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的现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活动内容及形式缺少趣味性,群众参与度低;数字化应用的专业指导薄弱,宣传方式传统;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足,缺乏保护措施;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欠缺,难以留人用人;公共文化体系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区高度重视,一直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一、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软硬件建设
(一)加大基层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6个村(居)委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146个农村文化室,新建了台楼舞台、妙林舞台,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羽毛球场、南岛社区综合性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中小型文体场地。截至目前,全区46个村(社区)配备户外健身器材2300余件,建有篮球场222个、足球场24个、排球场101个,网球场2个。启动建设三亚市天涯区文化多馆合一项目(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预计202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通过与市级文化机构合作,成立1个市级群众艺术馆分馆、11个市级图书馆分馆、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二、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配备46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兼职管理员,市、区两级单位每年对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业务培训,提升文化管理员业务能力。
(二)扶持培育业余人才队伍,规范管理全区150余支村(社区)业余文艺团队,配合省、市、区各单位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提升业余文艺队伍质量。例如,省旅文厅在我区开展文艺汇演期间,召集农村文艺队伍参加演出,并对农村文艺队伍自编舞蹈进行专业指导。市、区旅文局也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召集村民进行培训并上台演出,极大提升村民的文艺能力。
三、深入挖掘传承本土非遗文化
(一)天涯区旅文局于2019年、2021年联合天涯区教育局在红塘小学与槟榔小学分别开展了为期一个学年的黎族织锦技艺与黎族制陶技艺培训项目。2022年天涯区旅文局联合天涯区教育局在水蛟小学和高峰小学开展黎锦、黎陶“非遗”进校园培训,在抱前村委会和台楼村委会开展黎歌、黎舞“非遗”进社会培训。2023年在水蛟小学和槟榔小学开展黎锦、黎陶“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非遗”技艺进乡村校园、进社会培训活动,让民族传统文化及技艺薪火相传。2024年天涯区旅文局联合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天涯区教育局在水蛟小学、槟榔小学、红塘小学等8所区级学校开展黎陶、黎锦、藤编、疍歌、黎族民歌等“非遗”进校园培训活动。2025年在天涯区布甫小学开展黎陶“非遗”进校园培训活动。
(二)推进酒店和黑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合作,在希尔顿花园酒店设置黎陶体验点,为黑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创收的同时丰富酒店的旅游文化资源,让更多游客体验黎陶文化,一定程度上让黎陶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
(三)2021年我区针对黑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地标不明确、难找到准确位置等问题,特制作黑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指引标识、标志导视牌等进行引导,让该基地路标相对清晰明亮,方便查找,同时加大我区黎陶非遗文化传习所的宣传力度和知晓度。积极配合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争取基地建设经费,根据黑土村新规划建议扩大该基地面积,为将来打造“非遗+旅游”市场做好铺垫。
四、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深入基层开展各项公益文体惠民活动,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了“缤纷天涯”系列活动、“天涯new印象”海南文化街头艺术活动、“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春风村雨”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先锋杯”篮球赛、“天涯杯”足球赛、“青年杯”排球赛、“魅力天涯 舞动心灵”全民健身文体活动,大力吸引我区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满足辖区内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生活,大力宣传海南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二)天涯区旅文局联合团区委、区妇联在全区各村小组文化室开展“华彩少年”“凝聚巾帼风采·共建和美乡村”“乡村文化振兴·舞出美好生活”“悦运动悦青春”文体系列活动300余场,联合樊登读书推出天涯暑期研学公益课堂进村(社区)活动。
(三)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艺术普及、全民传统文化传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形成了全区公共文化“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精彩”的浓厚文化氛围。
下一步将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体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参与其中,最大限度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30日
(联系人:谢娟;88615925)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