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央商务区举办多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受到广大收藏家追捧
他们为何纷纷来鹿城“淘宝”?
德泉缘2025三亚迎春邮轮钱币跨年拍卖会现场,拍卖师在展示藏品。主办方供图
买家在拍卖会上参与竞拍。
去年12月29日,德辉源拍卖会在三亚CBD举办,总成交额达2533.5万元,成交率高达89%;1月19日,海南东周拍卖公司2025迎新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以下简称艺术品拍卖会)在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举办,现场座无虚席,买家争相竞拍;1月19日,德泉缘2025三亚迎春邮轮钱币跨年拍卖会(以下简称钱币拍卖会)在海上游船举办,收藏家一边欣赏海景一边拍藏品……
从去年底至今,三亚中央商务区首届“冬季拍卖季”活动已举办多场拍卖会,当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火热,受到了广大外地收藏家和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人士表示,三亚多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看热度
藏品丰富掀起竞拍高潮
1月19日,艺术品拍卖会聚集了众多名家书画和玉器,其中不乏黄宾虹、徐悲鸿、黄胄、启功等名家之作,以及众多明清时期和当代的玉器珍品。这些艺术品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和精湛工艺,吸引了现场藏家的高度关注和竞相追捧,最终以80%成交率完美收官。
来自北京的周女士在拍卖会上拍得1件玉器和3幅书画,她说:“这次的拍卖会展品丰富、收藏价值极高,让我收获满满。”
“在三亚举办拍卖会的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欢迎。”艺术品拍卖会主办方负责人、海南东周拍卖公司负责人徐斌表示。
当天还举办了一场钱币拍卖会。在三亚中央商务区三亚国际游艇中心永乐号古船上,专程从重庆来参加钱币拍卖会的收藏家孙炳路说:“到椰风海韵、气候舒适的三亚参加拍卖会,买到心仪的藏品,不虚此行。”
钱币拍卖会首次选择在海上游船举办,这一别具匠心的安排,为买家、藏家们带来了全新体验。买家们纷纷举牌,竞相争夺心仪的古钱币、机制币、历代纸币等各类钱币,现场气氛热烈。拍卖会最终以2723.3万元的总成交额、89%的成交率收官。
“三亚是内地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三亚举办各类拍卖会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服务保障越来越完善。”钱币拍卖会主办方负责人、海南德龙缘钱币博物馆馆长刘德龙表示,企业已经连续3年在三亚举办拍卖活动,每次都受到外地收藏家和爱好者的热捧。
看前景
瞄准“双中心”项目布局产业
当前,三亚中央商务区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文物艺术品流通平台,吸引文物艺术品行业的拍卖、鉴定、收藏等各类资源向海南集聚。
三亚如何进一步做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
徐斌表示,三亚未来的拍卖市场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原则,多与内地拍卖企业合作,在提升专业度、加强市场推广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刘德龙看来,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和完善的税收政策为艺术品拍卖提供了机遇,未来艺术品拍卖将成为海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利用行业媒体、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扩大藏品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买家的关注。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海南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活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三亚中央商务区正全力以赴地打造全球文物艺术品流通平台以及“双中心”项目(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目前已有文化类企业120余家相继落户。多位外地拍卖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双中心”项目作为一站式的文物艺术品综合服务区,将集聚全品类服务配套,希望未来将公司迁至三亚开展业务,以借助项目优势推动企业发展。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依托自身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大家构建一个开放、专业、便捷且安全的文物艺术品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同时,将协助更多园区企业利用好自贸港政策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打造海南文物艺术品产业新高地。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